优优健康网

首页  >  医学  >  中医理论  >  煮中药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煮中药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煮中药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煮中药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图]

yst 2017-2-6 19:29:11 中药中医药材 我要评论(0)

中医治疗疾病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了,中药材是治疗疾病经常用到的,中药的种类有很多,中药一般都需要经过处理,煎煮之后才可以服用,在煎煮中药的时候有许多需要注意的事情,那么煮中药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煮中药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煮中药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煮中药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1)

1、煎药前的浸泡

中药饮片煎前浸泡既有利于有效成分的充分溶出,又可缩短煎煮时间,避免因煎煮时间过长,导致部分有效成分耗损、破坏过多。多数药物宜用冷水浸泡,即把药物倒入药锅内摊平,然后加常温水浸泡60分钟,轻压药材时水高出药平面约2厘米,以药材浸透为原则。夏天气温高,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腐败变质,冬季可以长些。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浸泡中药绝对不能用沸水浸泡。

2、煎药用具

在煎药时,应注意尽量使用砂锅、搪瓷、玻璃、不锈钢具为佳,忌用铁、铜器。因铁铜类成份性质较为活泼,易与药物中的成份发生反应,影响疗效。

3、煎药火候

火候指火力大小与火势急慢(大火、急火称武火,小火、慢火为文火)。一般未沸前用武火,沸后用文火保持微沸状态,以免药汁溢出或过快熬干,减慢水分蒸发,有利于有效成分的溶出。至于火候和时间的控制,则主要取决于不同药物的性质和质地,在煎煮过程中,尽量少开锅盖,以免药味挥发。

4、煎药用水

除处方有特殊规定用水以外,一般药物主要用洁净水,以自来水、泉水煎煮即可,但不能用金属离子含量高的矿泉水,因为个别金属离子可以和中药中的有效成分发生化学反应。煎药的水量一般以浸泡药物后水面超过药物3-5厘米为宜。

5、灵活掌握煎药时间

中药煎煮一般要煎煮2~3次,最少应煎两次。但对于药量较大的处方,在两次煎煮后可能存留的有效成分较多,可再煎第三遍,改为一日3次服用,以节约中药资源,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疗效。

由于药物有效成分首先会溶解在进入药材组织的水液中,然后再扩散到药材外部的水液中。到药材内外溶液的浓度达到平衡时,因渗透压平衡,有效成分就不再溶出了。因此,只有将药液滤出,重新加水煎煮,有效成分才能继续溶出。为了充分利用药材,避免浪费,一剂药最好煎煮两次或三次。

治疗一般疾病的中药煎煮以2次为宜,一般先用急火煮沸,水沸后计算煎煮时间,一般为头煎20~30分钟,二煎10~20分钟。

用于治疗感冒的解表中药或清热药宜用武火,时间宜短,煮沸时间为l0~20mi分钟即可,并趁热服用。

用于治疗体虚的滋补中药以3次为宜,头煎为40~50分钟,二煎为20~30分钟,三煎为10~20分钟。

有效成分不易煎出的矿物类、骨角类、贝壳类、甲壳类药及补益药,一般宜文火久煎,使有效成分充分溶出。

6、特殊煎法

①先煎:是指有些药物先于其他药物煎煮,也就是延长某些药物的煎煮时间。一般宜先煎15~30分钟。有矿石、甲骨、贝壳类等,如石膏、龙骨、生牡蜘等,还有某些有毒或作用强的药物如附子、川乌等。

②后下:指有些药物需后于其他药物的煎煮。一般在剂煎完前5~10分钟,再加人汤锅中与其他药物煎煮。如薄荷、砂仁等。

③包煎:是指有些药物需用干净的棉布包裹后入煎。如百草霜、车前子等。

④冲服:是指有些药物不需入煎,可直接用煎好的药液或温开水冲服。如:珍珠粉、廖香等。

⑤另煎:是指有些药物不宜与其他药物合煎,需单独煎煮。如人参西洋参等。

⑥烊化:即溶化或熔化,指有些药物不需直接入煎,可直接用煎好的热药液将其溶化后服用。如阿胶、鹿角胶等。

7、喝中药不能吃什么

1、生冷类食物

此类食物性多寒凉,主要作用为清热解渴,故适合热证疾病。但却易影响肠功能,因此虚寒体质者及胃肠病患者,当禁忌。如白萝卜性寒,具有消食、化痰、理气之功效,若体质虚寒及胃肠病患者食之,岂不寒上加寒,胃肠功能更差。

另外,在同时服用人参和其它滋补药时,由于药性相恶,可降低或消除补药之效力,故萝卜与人参不宜同服。

2、发物类食物

“发”者,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有促进疾病恶化之意。此类食物均为动风生痰助火之品,由于疾病对食物选择程度的大小不同,其“发”亦有异。此类食物有蘑菇、香蕈、笋、芥菜、南瓜、公鸡肉、猪头肉、母猪肉等。

阳上亢、肝风内动患者当禁吃公鸡肉、猪头肉;疔、疖、疮、痈等皮肤疾患者,当禁吃香蕈、蘑菇、笋、公鸡肉、猪头肉、母猪肉,否则会加速红肿、生脓;有肠胃病者禁吃南瓜,因南瓜含有糖分,多吃会产生较多的酸,对胃肠有刺激。

3、鱼腥类食物

此类食物多为咸寒而腥之品,且含有异性蛋白,易引起过敏反应,多食易伤脾胃并诱发疾病,故脾胃有病者不宜多吃,尤其是过敏体质者更不可食之。

此类食物有黄鱼、鲤鱼、带鱼、蚌肉、虾、螃蟹等,而鲤鱼、沙丁鱼、鲇鱼、黄鱼、螃蟹、黄泥螺最易引起过敏。鱼腥类食物亦属发物。

4、辛辣类食物

此类食物多辛热,有通阳健胃之功效,若过多食用则易生痰动火,散气耗血,故该类饮食仅适合于寒证疾病者,而不适于阴虚阳亢之体及血证、温病、痔瘘、痈疖患者等。

此类食物包括葱、蒜、韭菜、生辣椒等。如辣椒属热性,若有发热、便秘、尿短赤、口干渴、唇燥、咽喉肿痛、鼻衄、舌质红等热象者食用,必然会加重“上火”症状,从而抵消清热凉血及滋阴药物的功效,故热证病人就诊中医不可同食辣椒。

5、油腻类食物

此类食物包括动物的油脂及油煎、油炸的硬固食物。油腻有损脾胃健运,故凡外感疾病、黄疸、泄泻者当禁忌。油煎、油炸之食物质硬、燥热,不易消化,胃肠有病及“上火”者忌食。

6、酸涩类食物

酸过多则对肠胃有刺激,故胃酸过多、胃肠溃疡患者禁食。涩者,大多含鞣质。如叶含有鞣质,而浓茶含量更高,与中草药同服时,可与中草药中某些蛋白质、生物碱、重金属结合产生沉淀,这就会影响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同时对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吸收也有影响。因此,在服用中草药时,一般不宜与浓茶同服。

    猜你喜欢

    • 中医
    • 膳食
    • 喝茶
    • 喝汤

    发表评论

    网名(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回复[]取消回复

    提交评论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