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健康网

首页  >  医学  >  疾病百科  >  脂肪肝常见危害有哪些?脂肪肝患者在饮食上要注意?

脂肪肝常见危害有哪些?脂肪肝患者在饮食上要注意?[图]

wl 2017-5-22 17:24:36 脂肪肝肝脏膳食 我要评论(0)

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的生活习惯也会有所改变,导致很多疾病的爆发也越来越多,近年来脂肪性病在我国也有明显增多的趋势。脂肪肝的发病率较高,对身体造成的后果也很严重,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肝脏疾病。那么脂肪肝的危害有哪些呢?

脂肪肝常见危害有哪些?脂肪肝患者在饮食上要注意?(1)

1、脂肪肝的危害

一:对肝脏的损害

脂肪肝是肝脏脂代谢失调的产物,同时又是加重肝脏损伤的致病因素,这是一种互为因果、恶性循环的发展。肝细胞中脂滴增多,使肝细胞脂肪变性、肿大,细胞核被挤压偏离中心。脂肪的代谢工要在线粒体中进行,脂肪向细胞外运输主要通过光面内质网,脂肪在肝细胞内的堆积进一步加重线粒体和内质网的负担降低其功能,进而影响其他营养素、激素维生素的代谢。长期的肝细胞变性会导致肝细胞的再生障碍和坏死,进而形成肝纤维化、肝硬化

二:诱发或加重高血压冠心病

动脉硬化与高血压、冠心病的关系十分密切,研究表明,精性脂肪肝患者合并高血压、冠心病,容易导致心肌梗塞而猝死。

三:促进动脉样硬化的形成

脂肪肝患者常伴有高脂血症,血液粘稠度增加,其中的低密度脂蛋白(ldl)因其分子量极小,很容易穿过动脉血管内膜在血管壁沉着,使动脉弹性降低,管径变窄,柔韧性减弱,最终导致血液循环障碍,血管破裂,危及生命。

四:脑病脂肪肝综合征(reye综合征)

又称内脏脂肪变性脑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线粒体损伤和酶活性丧失是其病理基础。病理改变主要是弥漫性脑水肿和重度的肝脂肪变性,肝脏肿大,质地坚实。伴有显着的脑症状:抽搐、进行性意识障碍甚至昏迷,病死率高达70-80%。

五:导致肝硬化、肝功能衰竭、肝

各种肝病的最终结果往往是肝硬化,脂肪肝也不例外,肝硬化继发肝细胞癌的机率较高。肝硬化又分为代偿期和失代偿期。一旦肝硬化发展到失代偿期极易发生肝昏迷、肝腹水、消化道大出血、肝脏功能衰竭、肝综合征等,那就离生命的终结不远了。

六:急性妊娠性脂肪肝,病死率高

此病又称产科急性黄色肝萎缩,是一种较少见、预后凶险的妊娠合并症。多发生在怀孕的最后三个月,临床责现常与急重肝相似,可出现急性肝功能衰竭、胰腺炎、肾功能衰竭、全身凝血异常而导致快速死亡,首次妊娠的孕妇居多。典型病例表现为起病急,病初叮有恶心、呕吐、上腹痛、背痛,不同程度的高血压、水肿,黄疸进行性加重,短期内可出现昏迷、腹水,皮肤大片瘀斑,便血、尿血。一旦明确诊断,应粒即终止妊娠,这是唯一有效的办法,若待到晚期肝功能衰竭,凝血功能障碍,再行剖腹产或引产,则可能出现产后大出血,危及母婴生命。

七:诱发或加重糖尿病

糖尿病是病因未明的全身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而形成的以糖代谢紊乱为主的疾病,其特征是高血糖高血脂、高氨基酸血症。据调查糖尿病患者中合并脂肪肝约50%,脂肪肝患老中合并糖尿病的约30一40%,脂肪肝患者的血糖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肥胖性脂肪肝患者若血糖浓度超过正常水平,虽未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一般认为是糖尿病前期。脂肪肝与糖尿病是一对难兄难弟,两者兼有的话将给治疗带来更大的困难,顾此失彼,加速病情发展。

八:乙肝合并脂肪肝加快向肝硬化发展

临床调查发现,慢性病毒性乙肝、丙肝合并脂肪肝会增加肝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缩短慢性肝炎向肝炎后肝硬化的发展时间。肝纤维化是慢肝发展为肝硬化的必然病理过程,而肝纤维化是由于肝细胞外胶原基质和非胶原基质代谢失衡形成基底膜,造成肝血窦毛细血管化,这是肝纤维化的分子病理学基础。脂肪肝使本来受损的肝细胞进一步功能下降,必然雪七加霜加快肝纤维化进程,促使肝硬化形成。

九:降低人体免疫功能、解毒功能

肝脏是最大的网状内皮细胞吞噬系统,它能通过吞噬、隔离和消除,改造人侵和内生的各种抗原,肝细胞脂肪变性或坏死,使肝脏的免疫功能下降,脂肪肝患考常伴有肝脾肿大。脾脏也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脾肿大会造成脾功能抗进。淋巴t细胞、b细胞在脾脏中成熟、分化,脾功能异常抑制了细胞免疫的功能,所以脂肪肝患者由于免疫功能降低,抵抗力差更容易被感染。另外人体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有害废物及外来的毒物、毒素包括药物的代谢和分解产物都要在肝脏中解泰,肝细胞对一切毒物通过氧化、还原、水解和结合等方式将其变为无害的物质排出体外。肝细胞脂肪变性后,解毒功能降低,容易造成内毒素、外毒素在体内的潴留,对机体造成毒害。

十:对机体消化系统的损伤

、肠、肝、胆都是消化系统的重要器官,机体摄取三大营养素(蛋白、脂肪、糖)都要经过肝脏的代谢才能被机体所利用,脂肪肝患者肝脏功能受损,时间一长就会累及脾、胆、胃、肠。中医认为‘’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脾主运化“;中医还认为”肝胆相表里“。肝脏有病常影响胆囊的功能,临床研究也证实:脂肪肝患者中约20一30%伴有慢性胆囊炎、胆石症。

十一:降低生活质量,影响事业的发展

当人们检查出患乙肝、丙肝时,会大惊失色,因为知道病毒性肝炎的厉害。同学、同事、家人会担心被传染而拒绝和你接近,会影响升学、就业、参军、出国、结婚等等,所以会积极治疗。而当人们查出患脂肪肝时,常不在意,不去治疗,正是这种麻痹大意导致脂肪肝在不知不觉中由单纯性脂肪肝向脂肪性肝炎发展,一旦各种临床症状、体征加重,肝功能明显异常,再去”亡羊补牢“,可能会花费更多的钱财和时间,是很不明智的。由于生活条件的提高,脂肪肝发病向年轻化甚至儿童化快速发展;由于办公条件的现代化,人们活动量日减,朋友聚会,社会应酬,夜生活丰富都是滋生脂肪肝的温床。据深圳、广州、厦门的调查,30岁左右的男性脂肪肝患病率约20-30%。而有权、有钱、事业有成就的白领阶层、老板、政府公务员比例最大,其中一部分人出现头晕、气短、精力不支、体力下降、厌食、乏力、性功能减低、胸闷、肝区痛、记忆力下降、烦躁不安、常发无明火等症状,在激烈竞争的拼搏中显示力不从心,影响了事业的开拓。俗话说,商场如战场。胜出者必须是精力、体力、智力、能力综合素质优秀者。我们衷心希望您的事业不要被脂肪肝这个无形杀手而毁灭,早诊断、早治疗轻装上阵迎接挑战!

2、脂肪肝的检查

1.肝脏B超检查。肝脏B超检查具有经济、迅速、准确、无创伤等优点,目前列为脂肪肝首选检查方法。弥漫性脂肪肝B超表现,且肝回声强度大于脾肾回声,称为亮肝;肝远场回声衰减;肝内血管显示不清或纤细。局限性脂肪肝B超表现,出现边缘清晰的弱回声区,呈类圆形或斑片状,但无肿块效应,无血管绕行或中断,甚至或可见门静脉正常延伸入该区。局限性脂肪肝易误诊为肝内肿瘤

2.血清脂质分析。中性脂肪、总胆固醇、游离脂肪酸等均可升高,尤其是中性脂肪(三酰甘油)升高,最有诊断价值。约54%病例胆固醇升高,但血清胆固醇浓度与肝组织活检肝内脂肪量无关。

3.肝活检肝的活检是诊断脂肪肝的金标准。提倡在B超的引导下进行肝穿刺,以提高穿刺准确性,最大限度地减少肝脏损伤。但因其创伤性,有一定的危险性,较难为病者接受。目前多作鉴别诊断之用。脂肪肝活检标本可见,脂肪球大者可将细胞核推向一边,整个肝细胞裂可形成脂肪囊肿。肝细胞坏死及炎症反应轻微或无。

4.肝功能检查。轻度脂肪肝,肝功能基本正常。中、重度脂肪肝,表现为ALT、AST中、轻度升高,罕见高度升高。一般肥胖性脂肪肝ALT高于AST,反之,酒精性脂肪肝AST高于ALT;血清胆红素异常;80%以上血清胆碱酶升高。

5.CT和MRICT对诊断脂肪肝的准确性高于B超,对脂肪肝有诊断、分型、量化及鉴别论断的意义。尤其对局限性脂肪肝,能更清楚地与肝癌、肝血管瘤、肝脓肿等相鉴别。但其价格较高,而MRI价格较CT更昂贵,对脂肪肝的诊断优势不明显。CT和MRI表现CT上脂肪肝所累及部位的密度变低,常接近于水或低于水的密度。正常人肝脏CT密度一般高于脾脏,一旦肝脏CT值低于脾脏,则可认定肝脏CT值较低。脂肪浸润肝脏可见清晰肝血管影,呈枯树枝状,增强后血管影更清楚。弥漫性脂肪肝者,一般较为均匀。局限性脂肪肝多见于肝右叶,尤以后段多见,病变区肝较饱满,密谋不均匀减低,边界模糊不清;增强后病变区密度不均匀增强,其中可见血管影。在做肝穿刺的时候必须注意的是,虽然肝穿刺危险性不大,但肝脏毕竟是一种重要器官,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与禁忌证。

3、脂肪肝患者吃什么好

1.豆制品——是脂肪肝饮食治疗的首选食物,包括豆浆豆腐豆芽等。现代营养学研究证明,豆制品不仅含有丰富的营养,还有降低血脂的作用。如果每日摄入30~50克大豆蛋白,能显著降低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及甘油三脂水平,而不影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研究者指出,大豆的降脂作用明显地与原来血脂水平高低有关。原血脂越高者,大豆的降脂作用越显著。

2.燕麦——含有极丰富的亚油酸,占全部不饱和脂肪酸的35%-52%。维生素E含量也很丰富,而且燕麦中含有皂甙素,可以降低血浆胆固醇的浓度。

3.洋葱——具有促进血凝块溶解,降低血脂,扩张冠状动脉和增加外周血管血流量的作用。国外学者研究认为,中老年人多吃洋葱,可以防止高脂血症、动脉硬化、脑血栓、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

4.大蒜——具有舒张血管,化解血小板过度聚集的功效,并有阻止胆固醇生物合成及抗氧化的作用。有报告指出,每天服用大蒜粉或大蒜精以及坚持吃大蒜,经过4~5周后,血压会降低10%,血清总胆固醇会降低8%~10%。如果每人每天吃一头大蒜,即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发生。但是伴随肝硬化或明显的肝胆症状时应禁用。

5.牛奶——含有羟基、甲基戊二酸,能抑制人体内胆固醇合成酶的活性,从而抑制胆固醇的合成,降低血中胆固醇的含量。此外,牛奶中含有较多的钙,也可降低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

    猜你喜欢

    • 肝胆外科
    • 消化内科
    • 心血管内科
    • 内分泌科

    发表评论

    网名(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回复[]取消回复

    提交评论验证码